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1年8月12日 星期五

所謂革新原來就是瘋狂重播



  亞視真有創意,居然又有新猷--自下周起,實行瘋狂重播節目,一天播足四次,引起近日各界關注狂轟。公司發言人居然解釋,如此安排是為了照顧不同作息時段的觀眾,認真荒謬。網上妙評,把亞視”24小時節目翻叮四次”跟無記藝員羅樂林”24小時死五次”事件相提並論,相映成趣。

  早有網友提出,亞視把節目作滾筒式重播,早不是第一次,多年前好多劇集節目,都曾作過這種安排,例子有”世紀之戰”、”包青天”、”還珠格格”等,有時是黃金時段播完,深宵再播;有時則是周六日下午再播。另外,間中更有將陳年劇集重新包裝,當作新劇放於黃金時段再播例子,如”流星花園”、”前程錦繡”等。

  好好一個電視台弄成這樣,真不知該感到可惜還是可笑。建議亞視若真的窘迫至此,不妨:一、將本港台改作即時新聞台,那豈非便可全日將即時新聞無數次重播?效果可能更受歡迎!二、改作經典重溫台,那就可名正言順,全日重播舊劇舊節目了,可能比長播那些婆媽韓劇,更受我等老餅觀眾歡迎。反正本周開始,亞視早已推出一個名為”亞視邁向五十五周年經典回味”系列,但令人奇怪的卻是,推出的頭炮居然是”星光伴我行”?其實現時兩家電視台每晚深宵,都早已是重播節目的天下,連黃金時段也以重播節目來充塞,算什麼意思?

  其實以目前形勢,劇集已變成亞視”死穴”,長期以來根本早已注定無法跟敵台爭一日之長短,(近期有限推出的自製劇如”法網群英”、”香港go go go”等,都敗得無聲無息,接踵而來即將推出的青春劇”親密損友”,我個人也絕不看好,相信大家都很明白,有時非關這些劇集的製作質素問題,是觀眾的慣性印象在作祟:好像但凡敵台曾開發過的”大路”題材劇種,亞視若去跟風,總注定不會討好的,反而偶然另闢蹊徑,像”我和殭屍有個約會”那樣,反會取得意外小成,像”法網群英”一看便像極TVB的”壹號皇庭”翻版,在TVB早已開拍過不少此類題材劇集之後,先不問攝製、劇本如何,光看”牌面”便已叫人倒胃,完全欠缺收看的意欲;至於青春偶像劇,更從來是亞視的弱項,唯一例外是八十年代的有限幾齣作品如”IQ成熟時”、”驟雨中的陽光”等)要購頂級的外劇,又花費不起資金,與其像現在那樣,長期購入一些半新不舊的三四流韓劇來濫竽充數,倒不如一改思維,乾脆全盤棄守這陣地,效法港台電視部路線,完全改以資訊節目及搞笑時事節目攻堅--後者如”香港亂o翕”一度也極受歡迎--如此,豈不是更能實踐王征先生當日”要做亞洲CNN”的豪語?

  此外,大型綜合節目也是另一死穴。拜托亞視,獻醜還是不如藏拙,不要年年再搞那些什麼”亞洲小姐選舉”、”亞洲先生選舉”、”十大電視廣告頒獎禮”、以至”亞洲星光大道”之類令人生厭的節目,便已算是幫了觀眾一個大忙了。

  又,話說回來,這裏倒又要不忘為亞視稍作”平反”一下,事緣是日有電台節目主持人,大力炮轟亞視之餘,亦對亞視將推出的一個抄襲內地電視台相親節目的新節目名稱”撻著”頗有微言,認為似帶點不雅之意,還戲謔”要去何不去盡D”,不如乾脆叫作”G點”好了(還故意開玩笑地將意思曲解為G for Girl,G點可解作Girl想點之意)。恕我才疏學淺,實在卻想不通”撻著”一詞與該主持人心目中所想的”性”是否一定有其必然關係?就算此詞原來的典故出處,真的是來自於性事,但隨著約定俗成的習用下來,據我理解,依照目前坊間使用此詞的習慣,一般只用來形容男女”見面就很投契”、”相處得來、”談得攏”,甚至是”情投意合”等意思罷了。情況好比”頂你唔順”、”瀨(舐?)o野”等俚語,亦曾有人提出,是與性事相關者,但今日早已被人遺忘,轉化為日常俚語,又有何不妥?

  很明顯地,我相信”撻著”一詞原來詞義不過是來自汽車的”撻火”之意,即使後來被人婉轉借用過來比喻男女雙方乾柴烈火,性慾高張,也只是片面的借用,而非正解。對本地俚語有一番認真考究,推源溯始的研究精神,本來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可增廣知識,唯知道就夠了,在今時今日,若反過來下下固執拘泥於原義, 下下要從這些詞語上聯想到性事,反而未免徒惹心邪之嫌吧?

  如認為”撻著”一詞太不雅露骨,那請問若改成”撻著火花”或”撻著愛火花”又可有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