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1年11月16日 星期三

這些年,我們能否拍出《那些年》




  九把刀的“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成了近期無人不談的全城熱話,由成功網絡作家初轉導演,即已贏盡風騷,作品叫好叫座,不能不說是個異象。更具意義的是,繼“海角七號”、“艋舺”等電影之後,讓本地觀眾再度對台灣電影刮目相看。

  對這位年輕網絡作家本慕名已久,卻對其作品,認識不多,至今只拜讀過兩部:“殺手──夙興夜寐的犯罪”,及“功夫”。印象覺得其人頗擅寫一些匪夷所思的怪雞題材,頗見才華,雖然文風不怎麼樣,行文間亦慣弄花巧,每喜把詞藻作新鮮組合拼湊,以至有時未免顯得有些不通,然而其豐富想像力及說故事手法畢竟仍令作品變得有點看頭。像“功夫”一書,講述的就是一個天方夜譚式的,似通非通的超現實故事:一個平凡老頭子被催眠成功夫高手,終日活在虛幻夢境之中,更被催眠者導引擺佈而不自知,按照他一早寫下的“劇本”一步步墮入陷阱,從而收了武俠小說迷的少年主角為徒,並將他訓練成雖然活在現實世界,卻有著超強武功,能飛簷走壁,只應出現在武俠世界中的俠客英雄人物。題材是否有點似曾相識?不錯,在近期TVB的劇集“不速之約”中,不是出現過類近情節嗎?林峰所飾演的魔鬼,到最後揭發出來,原來不過是憑藉催眠術把別人一一加以控制,才會讓受他迷惑的人深信他是真的魔鬼!

  繼後,筆者又在開始拜讀其另一作品:“少林寺第八銅人”了。這部作品是一部特異的武俠小說,其中將張三丰寄跡少林,後來創立武當的經典傳奇掌故另作一番荒誕離奇演譯,想像的確新穎;又將不少現代的社會現狀套入少林寺日趨功利、腐化墮落的描寫中,大有以古諷今的意味。個人認為這大概是因為九把刀也自知以自己的古典文化修養,大概是不足以寫成傳統味的武俠小說的,故此才很聰明地另闢蹊徑,選擇了這一個創作方向。當然,個人亦不否定這種創作方向,實在自己亦正朝這方向在努力,因自知在文化修養上永遠及不上如金庸、梁羽生這等大作家。

  但這次的“那些年”所造成的熱潮旋風,似乎多少反映出一個事實:也許比起寫這類奇幻武俠,對九把刀來說,寫這類貼近青少年心聲、趣味的輕鬆小品愛情作品才更為擅長、有利。

  而近日由這部電影作品引發的諸多討論中,其中有一種是討論到香港的電影製作人能否拍出一部像這樣的作品來。有人的答案是肯定,也有人的答案則是否定,而我個人則傾向於否定。理由是(雖然這部電影作品個人至今未看),我認為在香港這樣一個功利、市儈、拜金的社會中,青少年普遍已早早就失卻了一份純真、傻憨的初戀情懷,所有的只是一份過於早熟的世故、算計。君不見在本地,近年最為成功賣座的愛情電影,如葉念琛導演的“最愛”系列,所描述的就只有少年男女間的互相欺騙、背叛、視對方純如調劑消遣、洩慾工具等心態?其中縱有浪漫,也大多只是一種“天若有情”式的浪漫:身為黑幫古惑仔的劉德華身負重傷,一邊吐血一邊駕著電單車載著愛人去教堂成婚,途中砸爛婚紗店櫥窗,奪來婚妙披在愛人身上、這邊廂剛與愛人結過婚,那邊廂便被仇家伏擊橫屍街頭……

  在網上看過本片的預告片,不知如何感到有種多年前一部日本經典愛情片”情書”,及韓片”假如愛有天意”的感覺,而這份詩樣的感覺的確是港產片拍不出來的。

  這似乎是香港純情愛情電影先天上的某種局限。即使我們有些電影製作人,要把“那些年”硬翻抄過來,不管故事和人物角色,都絕不會讓本地觀眾信服。因為香港人,大概已慣於不再相信任何天真、摯誠的情懷了。也可能因為,香港人普遍已遠離了詩,甚至慣於把一切詩意的東西視為”娘”和做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