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3年4月23日 星期二

絕無僅有的政治陰謀劇「女媧行動」與警隊黑幕劇「大控訴」


  首先,要感謝一下把很多接近失傳的影視作品上傳youtube的熱心網友們,要不是他們,這些作品只怕就很難再有機會在我們這等老影視迷的眼前重現的了。

  先是許鞍華拍於八十年代初的「撞到正」,因為當年曾錯過了這部電影,所以在過去有好一段日子,筆者一直都很想搜尋它的VCD,並且也在很多影視網站上搜尋過,當然都是踏破鐵鞋無覓處,緣慳一面。不料近日居然卻在youtube無心插柳,發現了本片的上傳,心中那份驚喜,自是不言而喻,並且從附帶相關資料中,獲悉本片女主角蕭芳芳據說在VCD盛行的多年後,曾因為不滿自己在片中的表現,一度購下了影片版權,以免流傳於外,大概因此才導致本片拷貝一直不見天日,難怪到了今天,本片的VCD一直都不曾在市面出現過。

說到這位當年本地電影新浪潮的先鋒猛將之一的許鞍華,一向都是個人十分敬仰的一位多才多藝,風格多元,也頗為多產的女導演,猶記得自她的電影處女作「瘋劫」面世以來,一直佳作不斷,更難得是始終保持水準穩定,鮮有失手之作。「瘋」片以當年曾轟動一時的西半山龍虎山雙屍案為題材,上映當年,筆者曾有幸在電影院(好像是中區的皇后戲院)看過,留有極深印象,也一度被譽為奇案驚慄片中的本地經典之一。而「撞到正」是她的第二部電影作品,依稀記得上映後的反應雖然稍稍不如前作,但仍也算得不錯。至於再後來把劉德華初捧成主角的「投奔怒海」,則又一次石破天驚,將許的導演事業推上另一高峰。觀其成名歷程,似也跟別的新浪潮名導演如徐克、章國明等頗為如出一轍。

唯這始終已是三十年前的作品,今日在youtube觀之,影片質素已顯得頗為粗糙,若干部份的視覺效果也頗模糊,但似乎亦正因此而讓這部涉及戲棚鬧鬼的作品倍添陰森鬼氣,整體看來也仍不失趣味,堪稱是一部值得一看的cult片奇片──縱使其中的鬧鬼驚嚇場面,在今天看來已屬小兒科,但話說回來,許鞍華在本片中本就志不在全搞驚嚇,而是有意將驚嚇與喜劇元素揉合成一部熱熱鬧鬧的黑色喜劇片。值得一提是片中兩位男演員,一位是已作古的劉克宣,後來在TVB拍了一部由甘國亮執導,同樣以搞鬼搞笑為題材的經典電視作品「執到寶」,風格跟本片十分相近,大概也是受了本片的若干啟蒙?至於另一位是據說已出家為僧的,已故名伶、名演員關海山之子關聰。此君當年也是TVB當紅小生之一,拍的電影作品卻好像並不太多,到了八十年代末,大概早已逐漸淡出娛圈,反而其父關海山,卻一直活躍電影圈,拍下了很多部令人難忘的經典港片。

除此以外,許是個人孤陋寡聞,居然在近日才發現同在youtube,居然也有熱心人把當年麗的電視一些舊劇都上傳了(只不知亞視為何竟沒有採取干涉?要是TVB的話,早就將之一一封殺了),其中就包括了這些年個人一直都很想找機會重看,卻苦無機緣重看的「大控訴」和「女媧行動」。二者大概都拍於差不多相同年份(大概都是81-82左右?),也同是由徐小明先生所監製,由蕭若元創作故事的,題材在當時都是頗為大膽前衛的作品。

先說「大控訴」,youtube的標題題之為揭示警隊黑幕的佳作。但當年本劇留給筆者最深印象的,卻始終還是那首由威鎮樂隊主唱,黎小田作曲,盧國沾填詞的一首歌詞極有意思,編曲也極有氣勢的同名主題曲,以及那個剪接配合得不錯的片頭。說是黑幕,究有多黑?原來在本劇中,主創人把好幾個警探角色都設計成帶陰暗面的人物,特別是作為大反派的那個有性變態癖好的警司司徒伯雄(張翼飾)。就連主角的鍾志堅督察(王鍾飾),雖然賦予了他嫉惡如仇的正直形象,然而亦下了不少筆觸,投射出其為人專門挑戰強權的「炮仗牛頸」暴躁脾氣,及獨斷獨行,不按規則的辦案手法(這顯然是繼承了一貫以來本地無數警匪影視作品中採用過的辣手神探式主角形象,最經典者便是李修賢了)──雖然一向以來,觀眾似乎都對這類勇探型象頗見受落,但想深一層,這種角色常常因為所謂要「堅持原則」而像蠻牛般橫衝直撞,處事但憑衝動直覺,率性而為,主觀而又固執得過份不近人情,所以很多時在劇中處處碰壁,多少會讓人有一種咎由自取的觀感。而鍾另有兩位拍檔,一是the松(梁小龍飾),此人原是古惑仔出身,基本上是半個黑警,且也是個動輒愛向罪犯亂用私刑,以暴易暴的辣手神探,後因為當舞女的妻子攬起貴利上身,而走上不歸路,悲劇收場;另一是幫主(秦沛飾),此人更為誇張,有如「轟天炮」中的Mel Gibson,竟有著精神問題與自毀傾向,專愛跟人玩「俄羅斯輪盤」遊戲(會否令人想起魔警徐步高?)。試問現實之中,警隊中如果都是充斥著這樣心理都不健全的一群人,作為市民的我們,只怕真的就要「有得震,冇得瞓」了。

整個劇就圍繞著這批警察角色的生活展開,穿插各種在今日看來,已不大新鮮的警匪劇慣常情節,如鍾的神探因過份投入工作,冷落照顧家中親妹;又因性格耿直暴躁,屢與在警隊中任文職的女友(李影飾)衝突誤會,衝動而不顧後果的辦案作風,常惹來上司不滿,要他「畀份report我」;梁飾的黑警有點像「無間道」的劉德華,分別夾在魔鬼上司與舊日黑幫大佬壓迫的夾縫中,被逼濫用職權,知法犯法等等。到最後,戲劇衝突的大爆發,自然落在司徒的魔鬼面目被曝光之後,如何與代表正義的主角鍾sir展開一場強弱懸殊的正邪大對決。平心而論,其中很多情節,鋪排得頗見粗疏,特別是吳正元(林子祥前妻)飾的司徒的檢察官女友最後因為偷看到了司徒在家中秘密燒燬犯罪證據而良心發現,突然在庭上反戈一擊,力揭真相,結果在表面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居然只以一面之詞便能扭轉敗局,將司徒成功繩之於法,就最令人覺得有點兒戲馬虎,和落雨收柴。但總的來說,如果要求不高的話,整部劇雖然中段情節略嫌拖沓,尚算拍得節奏明快,而毫不叫人沉悶,角色又塑造得鮮明立體,屬於中規中矩之作。

至於「女媧行動」,說是政治陰謀劇,今日看來,居然還頗有幾分「寒戰」味道,但其實早在當年很多心水清的觀眾都已看出,故事情節明顯取材自兩部經典外國電影「黑太陽」和「驚天大陰謀」。特別是故事開出時,所描述的關於一宗議員被槍殺案的調查過程,更明顯有如是JFK甘迺迪刺殺案的翻版。當然,選擇這種題材,在當年雖然頗見大膽野心和氣魄,但針無兩頭利,對本地觀眾而言,始終會有點取信上和投入上的困難。說是絕無僅有,我想倒不是本地製作人不想去拍,原因只是往往都有幾分考慮到這個吃力不討好的問題上去,是以才一向放棄碰觸而已。更不要說此類戲種,每每要牽涉及一個精密複雜,環環相扣的情節佈局,稍一不慎,便易於留下敗筆,十分考功夫,即如近日橫掃多項本地金像獎的港片「寒戰」,也就因為有頗多地方語焉不詳,有意無意挑戰觀眾智力,刻意搞得樸朔迷離,複雜難懂,結果引來有心的觀眾紛紛作出各有一套,似是而非,令人嘆為觀止的解讀分析,由此引起的噱頭與話題性是有了,美其言曰給觀眾留下想像空間,但從另一角度看,也不失為某種為免把細節越描越黑,自相矛盾而乾脆不作交代算了的不負責任的表現。也是大概職是之故,本劇只能拍成十集的篇幅,這在本地劇集之中,一向都是相當罕見的做法──環顧最常見的本地中篇劇集,至少也有二十集篇幅。

但無論如何,本劇以一個不無由來根據的,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陰謀論式的前設來做文章,述及殖民地時代,本地港英政府高層內部出現了一個與外地某神秘情報組織有所聯繫的內奸,刻意借助秘密力量一直在大搞陰謀(包括有份煽動六七年暴動和推波助瀾誘發七三股災,據劇中交代的目的,是破壞本地繁榮安定,甚至破壞中國四化!)的驚人內幕,在八十年代來說,取材立意不可謂不新穎大膽與破格。可惜,其中層層揭秘,抽絲剝繭的調查過程,以及細節上的鋪排不免終有若干未臻完善之處,如個人認為,大內奸David Wong(張瑛飾)的身份便似乎揭示得未免太早,將懸念效果大大削弱,也讓觀眾不免奇怪,為何後來主角一直調查內奸身份,煞費努力卻始終不曾懷疑到其身上?而且,後來交代連保安司(司馬華龍飾)也要因之被逼提早退休,而張只是其手下,那似乎顯示背後還有某種未被揪出的巨大勢力在作影響,唯結尾卻草草收場,只憑解譯出一盒錄音帶訊息,將上述資料內幕略作交代便算了事。而故事的結局,亦以朱江所飾的正義檢察官,始終難逃惡勢力羅網,被槍殺滅口作悲劇收場──所謂「女媧行動」,無非是一個補鑊行動,目的就是把朱江殺掉滅口,因其劇中名字為江柱石,而神話中的女媧,正正有煉「石」補青天的典故!

一向甚少在麗的亮相,外型高大俊朗的朱江,過去憑著演出TVB「小李飛刀」一劇中的成熟型男型象,成為不少師奶眼中偶像,這次難得竟參演麗的劇集,粉絲們又可有幸憑此再度一覽其風采矣。然而,看此劇還有兩個更大的意外收獲,那就是在第一集中,居然可看到周星馳的過鏡出現(只有一句對白)!而在第五集中,還可看到梅艷芳梅愛芳姊妹飾演舞小姐的配角!此外,還有那時外型尚頗為年輕、纖瘦的黃一飛和顏國樑。還有,在某集中,年輕得幾乎教人認不出來的蕭若元還曾親自出鏡,演繹電視台幕後人員角色……

撇開一切製作及創作上的時代局限,以上兩套作品,無論如何,至少也算是見證了本地電視界黃金輝煌時代的,頗有特殊代表意義,而值得重視的不一樣的兩件精品。

  對了,幾乎忘了一提,在兩劇片頭中居然出現了完全一模一樣的兩段飛車剷上斜坡鏡頭,還有,在「女媧行動」片頭配上的那段配樂,跟黎小田當年曾為一部港產電影「執法者」(周潤發、尹志強主演)所作的主題曲居然完全一樣(由葉振棠主唱,曲名為「火光」,曾收錄於葉的「太極張三豐」大碟中,這情形已不是首見,在于仁泰當年一部「巡城馬」的電影中(梁家仁、周潤發主演),就曾分別出現過「大控訴」和「大白鯊」兩劇的背景主題音樂),看來當年的麗的製作人,和黎小田都很慳水慳力,很會「一橋兩賣」,十分環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