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使人廣博,寫作使人細膩--李怡

我最喜愛的武俠作者

  • 馬伯庸
  • 喬靖夫
  • 梁羽生
  • 古龍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歲月留影──麗的武俠劇點滴話當年


查證了“維基”,上回說到的麗的兩劇,都是在1981年播出的。

  近日亞視“歲月留聲”繼“浣花洗劍錄”後,又播出另一同樣改編自古龍小說武俠劇“三少爺的劍”,播出的年份是更早的77年,比“浣花洗劍錄”還早了一年。而根據資料,同年更早播出的還有“七武器”,比無線播出劉松仁版的“陸小鳳”還稍晚一年。而佳視改編古龍小說的首作“武林外史”大概該也差不多是在同期播出。

又,翻查資料,佳視一向被視為開創本地武俠劇,也是金庸改編武俠劇風氣之先的,白彪米雪版的“射鵰”原來推出於76年。而無線的鄭少秋版“書劍恩仇錄”其實也於同年推出。至於孰早孰晚,又是哪一劇的收視較高(估計無線那時的慣性收視局面業已形成,應稍高一籌),就有待進一步考證了。所以無論如何,1976年對於本地電視武俠劇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帶有奠基性意義的一年。

然而,個人記憶所及,本地電視台開拍古裝武俠題材劇種,以上各劇都並非首發。這次的“維基”資料,果然證實個人記憶無誤。原來早於745月,麗的就曾推出一部由徐小明主演的“鬼馬神偷”,而無線亦於8月播出一部由黎永強擔住主角的,帶點喜劇元素多於武俠元素的“烏龍劍客”(黎永強先生乃關德興師傅關門弟子,早年在無線任藝員,後退職幕後,近日曾在“與星光同行”接受訪問)。相比下,似乎還是麗的稍佔頭籌。這兩部劇集,筆者當年都曾看過,至今仍留下點滴模糊印象。而據徐小明先生在“高志森微博”受訪自述,他曾主演過的包括"鬼馬神偷"在內的兩劇(另一為"龍蟠虎踞")拷貝已於亞視大廈一次火災中損毀(其時應為1987年),而從此不見天日。至於無線的一齣,前文曾述及過,據消息人士透露內情,由於當年拍攝仍以早期舊式錄映帶為媒介,而其時的電視台方面,亦缺乏保存這種“集體回憶電視歷史文化”的意識(誰又會想到,才短短二三十年後,就連粵語長片也會有人當“寶”?)電視台有關人員為求慳儉“環保”,已將保存這些劇集映象的母帶沖洗循環再用,是以大概亦已永遠消失,不復能再現於世了。又,據徐小明所述,他也是當年在電視製作上首度引入“武術指導”這一職位的開創者。

閒話敘過,本文想約略談談的,其實主要是麗的/亞視歷年所拍過的,各齣較令人留有較深印象的武俠劇,只因當年的麗的,曾一度被譽為最擅長此道,而成績又每比無線更為優勝的──當然,這只是其中一部份人的意見,筆者自己其實也是不十分贊同者。其實說來說去,較令老視迷們最為津津樂道的,所謂麗的的經典武俠劇(包括功夫劇),也不過是“天蠶變”、“天龍訣”、“大內群英”、“俠盜風流”和“大俠霍元甲”、“陳真”,稍後期的“精武門”、“洪熙官”等等(不過此二劇若非有甄子丹坐陣,大抵也沒太大看頭)。但相比起來,其所拍過的水準低劣,完全引不起觀眾一看意欲,甚至令人倒胃,“膠”得可以的作品更多。像上面提到的“三少爺的劍”便是一例。比較深印象的“特膠”之作,還有一部大概拍攝於九十年代的“劍神傳說”。

我常主觀認為,以麗的當年的資源條件限制,要開拍古裝武俠劇,本就是極為吃力不討好的一件事。像記憶所及,有一點頗值得留意的是,麗的/亞視便從來不曾開拍過改編金庸小說的武俠劇。或云,金庸小說一般結構龐大,角色眾多,要拍起來光是考慮演員分配的問題對麗的/亞視來說,已是一件夠令人頭痛的事,更遑論其他製作上的問題,而這問題越到後來更越趨嚴重。但其實,如果真有心去做,只要多請外援,問題也是不難解決的,像“天蠶變”,或如“秦始皇”、“滿清十三皇朝”等大型歷史劇,不是一樣要面對演員眾多這個問題?所以歸根究柢,我想原因大概只是麗的/亞視一來在爭取版權上搶不過無線,又或者是歷來的製作人,根本也不曾有過這份心思與魄力,害怕一旦勉力為之,只會拍得不倫不類,褻瀆了經典?再加上“天蠶變”自創劇本,別開風格的成功啟示,此所以,它才唯有另闢蹊徑,在金庸以外的武俠世界馳騁取材,而又特別集中心思於武打場面上的營造。結果,將金庸作品發揚光大的功勞,就一面倒落到了TVB和佳視的身上。記憶中,金庸的十多部作品,好像都已全數讓TVB拍過了──唯一比較存疑的,只是“鴛鴦刀”。

這裏,附帶簡略數數兩台這些年來扮演過金庸筆下主角的演員,也是一件頗有趣的事。回想佳視拍過的便計有“射鵰”、“神鵰”、“雪山飛狐”、“碧血劍”和“鹿鼎記”,主角分別是白彪、米雪(郭靖、黃蓉);羅樂林、李通明(楊過、小龍女);衛子雲、米雪、李通明、文雪兒(胡斐、袁紫衣、苗若蘭、程靈素);陳強、文雪兒(袁承志、溫青青);文雪兒(反串韋小寶)。不消多提,其中至今令人津津樂道和深入人心的,始終是米雪飾演的黃蓉。當年據說連金庸自己,也認為這是一直以來最為滿意的一次選角,當然後來TVB的翁美玲,也曾讓人眼前一亮。至於TVB,演過郭靖的,就計有黃日華(也分別演出過喬峰和虛竹)、張智霖;演過黃蓉的,除了翁美玲,還有朱茵。他如演過楊過的劉德華(也演出過鹿鼎記的康熙)和古天樂,演過小龍女的陳玉蓮和李若彤,演過韋小寶的梁朝偉、陳小春,演過陳家洛和張無忌的鄭少秋、演過趙敏、周芷若的汪明荃、趙雅芝、演過令狐沖的發哥,相信很多觀眾都最為印象深刻。比較少人記得的,相信是演過袁承志的林家棟、演過胡斐的呂良偉、陳錦鴻、演過陳家洛的彭文堅;演過令狐沖的呂頌賢、演過張無忌的梁朝偉、吳啟華等等(比較令人意想不到是,商天娥居然曾演過鹿鼎記中的絕色美人阿珂,而劉嘉玲反而只在同劇中飾演方怡;而劉玉翠居然曾演出過天龍八部中的阿紫,和鹿鼎記中的建寧公主)。固然,僅靠個人記憶,或仍有相當掛一漏萬的遺漏,要說起來一時也不免說之不盡,只好到此打住,反正詳細資料都盡可在“維基”搜尋得到。曾經忽發奇想,設想過今日的TVB如再開拍金庸作品,可分別擔當主角的合適演員又會是誰?想來想去只想到,如果是黃蓉,徐子珊或江若琳的外型或會比較神似;至於韋小寶,相信就非王祖藍莫屬了,此外,歌手張敬軒也許亦是個不錯選擇(兩人在外型上至少都適合扮演這個鬼馬的少年小太監)。如果是天龍八部、雪山飛狐,喬峰和胡斐想當然就可找陳豪來扮演。至於其他男主角,自然也離不開TVB旗下各大小生的份兒,來來去去還不是哪幾個?如果找當時得令的林峰、馬國明,來扮演楊過或張無忌、陳家洛,不知廣大金庸迷又可會“收貨”?

說到選角,還不得不提到另一有趣地方,是歷次改編金庸作品劇集中有好幾個角色選角,在好幾次拍攝版本中都是一直重複“冧莊”的,包括石堅飾的金毛獅王,楊澤霖飾的西毒、秦煌的周伯通、江毅飾的柯鎮惡等,看來這幾個角色選角似乎已比米雪的黃蓉更加深入人心,已不作第二人選。可惜其中的石堅與江毅今已身故,再也無法“冧莊”了。不過秦煌的周伯通,大概可以身型相若的鄭則仕來頂替吧。

再回頭數數歷年來,麗的曾改編過古龍小說的武俠劇,除上述“七武器”、“三少爺的劍”、“浣花洗劍錄”、“俠盜風流”之外,就計有“情人箭”、“天涯明月刀”、“九月鷹飛”、“歡樂群英”(即“歡樂英雄”)、“琥珀青龍”(“白玉老虎”的翻版)、“斷腸人在天涯”、“傅紅雪傳奇”(“天涯明月刀”翻版)等;改編自梁羽生作品的,有“白髮魔女傳”、“狂俠天驕魔女”、“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改編自溫瑞安作品的有“四大名捕”、“神相李布衣”等、改編黃鷹作品的則有“沈勝衣”。此外,如“白骨陰陽劍”、“天劍絕刀”、“無字天書”、“仙鶴神針”、“小白龍”、“火燒紅蓮寺”等多部都是取材自粵片同名作品、臥龍生等小說作品的。歸納起來,似乎可以見出,麗的/亞視製作人歷來又似乎對古龍作品顯得特別青睞偏愛。即如最經典的“天蠶變”一劇,便可明顯找到不少古龍風格的影子。但到了“天龍訣”,風格則又陡然一轉為“金庸”化,將部份歷史溶入劇中。

先說古龍改編作品。眾所周知,古龍小說一向以情節詭奇莫測見長,而另一特點,就是作品中每多表現出一份詩意浪漫。而這份詩意浪漫,又每每是依靠文字,以及文字所描塑出的特殊映象所堆砌的亮麗效果、氣氛營造出來的。但在麗的/亞視的局限製作條件下,似乎偏又總透出一股心有餘而力不足的,讓人感到格外有點相形見絀,自暴其短的感覺。如謂不然,且看“三少爺的劍”、“浣花洗劍錄”等改編古龍小說劇集拍出來的效果,便可稍見端倪,可以說,根本就完全拍不出原著的浪漫神髓,或是古龍最擅長的陽剛俠烈情懷,不但如此,整體而言,甚至還拍得相當沉悶呆板,死氣沉沉,就連可觀動作場面也不多,簡直乏善足陳,叫人不免想到,既然如此資源匱乏,何必還硬要開拍這種劇種?拍武俠劇,如果還要慳水慳力,倒真不如不拍。此外,最叫人大起雞皮疙瘩的還要數那首由梁天主唱的“三少爺的劍”主題曲,聽來有如粵曲,真的頗為“娘爆”。唯一尚可引起觀眾一看興趣的,大概只有那時演技、型象還頗青澀的一個萬梓良,和當年還在擔當配角的艾迪。其實古龍小說,一向都很考人拍,電視史上,相信只有當年徐克為佳視拍的“金刀情俠”和為麗的拍的“俠盜風流”,TVB當年朱江版的“小李飛刀”、劉松仁版“陸小鳳”、黃元申版的“絕代雙驕”算是拍出相當神髓,其他大都拍得不倫不類,又或把原著改得面目全非,不是那麼回事。

此外,改編其他名家作品的麗的武俠劇,試問又有哪一齣是讓人記得的?相反,多部由麗的自己班底創作劇本的作品,如“天蠶變”、“天龍訣”之後的“大內群英”、“怒劍鳴”及將梁羽生小說“雲海玉弓緣”改頭換面而成的“湖海爭霸錄”、“太極張三豐”、“遊俠張三豐”等,倒還算是拍出了一點武俠神采。還有不得不提的是,分別改編黃玉郎和馬榮成漫畫的“醉拳王無忌”和“中華英雄”。雖然兩劇水準都只平平,但前者起用吳剛扮演王無忌,後者以何家勁扮演華英雄,扮相都酷肖漫畫家筆下主角原型,選角可說十分成功突出。可惜僅此而已,此後水準就一直不斷屢見回落,一蟹不如一蟹,每下愈況。想來其中可能與經營權如走馬燈般的不停轉換,以至資源、人才的不斷流失有關。

比較起來,資源佔盡優勢的TVB在此消彼長下,到了九十年代初,漸漸就後來居上,成為了獨霸“武林”的唯一“盟主”,盡管武俠劇種已日漸見於式微,作品風格卻開始更形多樣化,偶而更多與外地電視台(特別是內地)採取合拍形式,大大擴闊了本土武俠劇的視野。而同時的麗的,所謂的“武俠神話”則已逐漸消失不再,甚且正式宣告壽終正寢了。直到今日,真可謂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拍武俠劇優勢又已幾乎完全為內地製作所佔盡,既有大量可供拍攝的雄偉古裝內外景場地(比起本土武俠劇古裝劇每到外景,不是龍蝦灣便是圓玄學院,還幾乎時常穿崩,背景可見電燈柱和現代階磚、欄杆,又或連馬也捨不得多租一匹,真不可同日而語),又擁有日益先進的特技拍攝技術作支援,只不過有部份意見總認為,內地之比起港台兩地,因為曾遭受過一個文化斷層階段,似乎總先天欠缺了傳統武俠文化的薰陶,此所以拍出來的作品,大多徒具視覺包裝的技術形式,而欠缺了箇中一份真正神韻。這也難怪,時代精神一日千里在變,其實豈止是武俠劇,很多劇種到了今日早已因為製作人不斷挖空心思,企圖扭盡六壬大玩新花樣,逐漸已變得與傳統精神越走越遠。究竟是進是退,是利是弊,一時真也難以作一定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